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夏训 其二 先秦 · 古逸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五
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锄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
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
武罗、伯因、熊髡、尨圉而用寒浞
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
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已相。
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
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
靡奔有鬲氏。
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
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同上)
天问 战国楚国 · 屈原
屈原放逐,徬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间而问之,以渫愤懑。楚人哀而惜之,因共论述,故其文义不次序云尔。(此篇所问,虽或怪妄,然其理之可推、事之可鉴者尚多有之。而旧注之说,徒以多识异闻篇功,不复能知其所以问之本意,与今日所以对之明法。至应始欲质以义理,为之条对,然亦学未闻道,而誇多衡巧之意犹有杂乎其闾,以是读之常使人不能无遗恨。若补注之说,则其庞乱不知所择又愈甚焉。今存其不可阙者,而悉以义理正之,庶读者之有补云。)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明明闇闇,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营度之?
惟兹何功,初作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属,列星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在腹?
女岐无合,夫焉取九子
伯强何处?
惠气在,
何阖而晦,何开而明?
角宿未旦,曜灵藏?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
佥曰:「何忧?
何不课而行之」?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洪泉深,何以寘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应龙何画,何画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
九州错,川谷何洿
东流不溢,知其故?
东西南北,其修多?
南北顺㯐,其衍几何?
昆崙县,其居在?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
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不到,烛龙何照?
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
何所冬,何所夏
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雄虺九首,倏忽焉在?
何所不死,长人何
靡蓱九衢居?
灵蛇(一作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鱼何所,鬿堆焉处?
羿焉日,乌焉解羽
禹之力献功,降省下土四方。
焉得彼嵞山女,而通之于台桑
闵妃匹合,厥身是继。
胡维嗜不同味,而快晁饱?
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
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
皆归射𥷤,而无害厥躬。
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
启棘宾商,《九辩》《九歌》。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利决,封狶是射。
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
浞娶纯狐,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
化为黄熊,巫何活焉?
咸播秬黍雚是营。
何由并投,而鲧疾脩盈?
白蜺婴茀,胡为此堂?
得夫良药,不能固臧?
天式从横,阳离爰死。
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
起雨,何以兴之?
撰体恊胁,鹿何膺之?
鳌戴,何以之?
释舟陵行,何以迁之?
惟浇在户,何求于
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
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
何颠易厥首,而亲以逢
汤谋易旅,何以厚之?
覆舟斟寻,何道取之?
桀伐,何所得焉?
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舜闵在家,父何以
尧不姚告,二女何亲?
厥萌在初,何所亿焉!
璜台十成,谁所焉?
登立为帝,道尚之?
女娲有体,制匠之?
舜服厥弟,终然为害
何肆犬体,而厥身不危败
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期去斯,得两男子
缘鹄饰玉后帝是飨。
何承谋夏桀,终以灭丧?
帝乃降观,下逢伊挚
何条放致罚,而黎服大说?
简狄在台,喾何宜?
玄鸟致贻,女何喜?
该秉季德,厥父是臧。
胡终弊于有扈,牧夫牛羊?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
平胁曼肤,何以肥之?
有扈牧竖,云何而逢?
击床先出,其命何从?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牛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
昏微遵迹有狄不宁。
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
眩弟并淫,危害厥兄。
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
成汤东巡,有莘爰
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
水滨之木,得彼小子
夫何恶之,媵有莘之
汤出重泉,夫何罪尤?
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
会晁争盟,何践吾期?
苍鸟群飞,使萃之?
到击躬,叔旦不嘉。
何亲揆发,定周之命以咨嗟
授殷天下,其位施?
反成乃亡,其罪伊何?
争遣伐器,何以行之?
并驱击翼,何以将之?
昭后(一作王)成游,南土爰底。
厥利惟何,逢彼白雉
穆王巧梅,夫何为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衒,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
齐桓九会卒然身杀。
彼王之躬,使乱惑
何恶辅弼,谗谄是服?
比干何逆,而抑沉之?
雷开阿顺,而赐封之?
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受醢,箕子详狂
稷维元子,帝何之?
投之于冰上,鸟何燠之?
何冯弓挟矢,殊能将之?
既惊帝切激,何逢长之?
伯昌号衰,秉鞭作牧
何令彻彼岐社,命有殷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
殷有惑,何所讥?
受赐兹醢,西伯上告
何亲就上帝,罚殷之命以不救?
师望在肆,昌何识?
鼓刀扬声,后何喜?
武发杀殷,何所
载尸集战,何所急?
伯林雉经,维其何故?
何感天抑地,夫谁畏惧?
皇天集命,惟何戒之?
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
初汤臣挚,后兹承辅。
何卒官汤,尊食宗绪
勋阖梦生,少离散亡。
何壮武厉,能流厥严?
彭铿斟雉,帝何飨?
受寿永多,夫何久长?
中央共牧,后何怒?
蜂蛾微命,力何固?
惊女采薇,鹿何祐?
北至回水,萃何喜?
兄有噬犬,弟何欲?
易之以百两,卒无禄。
薄暮雷电,归何忧?
厥严不奉,帝何求?
伏匿穴处,爰何云?
荆勋作师,夫何长?
悟过改更,我又何言?
吴光争国,久余是胜。
何环穿自闾社丘陵,爰出子文?
吾告堵敖以不长。
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
离骚 战国楚国 · 屈原
屈原名平,与楚同姓,仕于怀王,为三闾大夫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屈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入则与王图议政事,决定嫌疑;出则监察群下,应对诸侯。谋行职修,王甚珍之。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妒害其能,共谮毁之,王疏屈原屈原被谗,忧心烦乱,不知所诉,乃作离骚。(班孟坚曰:「离,犹遭也。」颜师古云:「扰动曰骚。」)上述唐、虞、三后之制,下序桀、、羿、浇之败,冀君觉悟,反于正道而还己也。是时,秦使张仪谲诈怀王,令绝齐交,又诱与俱会武关。怀王勿行。不听而往,遂为所胁,与之俱归,拘留不遣,卒客死于秦。而襄王立,复用谗言,迁屈原江南屈原复作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篇,冀伸己志,以悟君心,而终不见省。不忍见其宗国将遂危亡,遂赴汨罗之渊,自沈而死。
高阳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
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
江离辟芷兮,以为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骐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三后之纯兮,众芳之所
申椒菌桂兮,岂维蕙茝
尧舜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桀纣猖披兮,夫唯捷径窘步
惟夫党人偷乐兮,路幽昧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踵武
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也。
九天以为正兮,夫唯之故也。
黄昏以为期兮,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之数化。
余既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
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乎吾将
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芜秽
众皆竞进贪婪兮,凭不厌求索
恕己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菌桂兮,胡绳纚纚
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
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遗则
长太息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姱以鞿羁兮,朝谇而夕
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时俗工巧兮,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郁邑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也。
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也。
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兮,夫孰异道相安
屈心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清白死直兮,前圣之所厚。
相道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初服
制芰以为衣兮,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陆离
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缤纷繁饰兮,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
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
女媭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曰:「鲧婞直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好脩兮,纷独有此姱节」。
以盈室兮,判独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前圣节中兮,喟凭心而历玆。
沅湘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乱流其鲜终兮,浞又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论道而莫差。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私阿兮,览民德错辅
夫维圣哲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前脩菹醢
歔欷郁邑兮,哀朕之不当。
掩涕兮,沾余浪浪
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玉虬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发轫苍梧兮,夕余至乎县
欲少灵琐兮,日忽忽其将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曼曼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余辔乎扶桑。
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相羊
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总总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琼枝以继
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
佩纕结言兮,吾令蹇脩以为
总总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淫游
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相观四极兮,流乎天余乃下。
瑶台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
为媒兮,告余以不好
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
犹豫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
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逍遥
少康之未家兮,有虞之二姚
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
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
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
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忍与此终古
藑茅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
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而慕之?
九州之博大兮,岂唯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幽昧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
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独异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
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美之当?
粪壤以充兮,谓申椒其不
欲从灵氛吉占兮,心犹豫狐疑
巫咸将夕兮,怀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
剡剡扬灵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
中情好脩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吕望鼓刀兮,遭文而得举
宁戚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
年岁之未兮,亦犹其未央
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
琼佩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不谅兮,恐嫉妒之。
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兮,荃蕙化而为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岂其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余以为可恃兮,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专佞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干进而务入兮,又何祗。
时俗流从兮,又孰无变化。
椒兰其若玆兮,又况揭车与江离
惟玆可贵兮,委厥美而历玆。
菲菲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沬。
调度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饰之方壮兮,流观乎上下。
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
琼枝以为羞兮,以为粻。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自疏
邅吾道夫昆崙兮,路脩远流。
云霓晻蔼兮,鸣玉鸾
发轫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凤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容与
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
脩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
不周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并驰
八龙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抑志弭节兮,神高驰邈邈
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媮乐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旧乡
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李养吾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四、《叠山集》卷五、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七
某惟祖宗于舍选擢伦魁,视进士上三,恩数尤渥,赐袍笏大成殿下,即日授国子录,升崇化堂,与两司成、众学官序爵而坐,不待亲民而入朝,固以执政宰相望之矣。
后虽渝初意,失旧法,西涧七年给札亦未为迟。
执事坐炉亭时,声名赫赫震京师,诸老先生恨识面之晚。
出场屋,以程文示同志,皆心降辞服,推让为第一,登名日果巍然冠群英。
七年三优,如执左契,科目由人重,谁不以西涧芳躅期之?
恬退六年,仅得一学官,在外为漕司掾,人皆曰不才宰相必不能容天下第一流人物,当以养吾进退去就觇之。
陆宣公有言:「兴王之良佐,皆是季世之弃才」。
养吾不屈节受穹官于陈宜中、留梦炎、刘黻柄国之时,吾知天地祖宗之意已有所属。
宇宙大变,一世无全人,饶、信持文之士勇为乱臣贼子者尤众。
少康逃匿有仍氏者四十年,宣王逃匿召公家者十有四年,夏周诸侯公卿大夫背叛者不见于史策,是何三代忠臣之多也?
养吾洁身全节于深山密林间,屹然如黄河之有砥柱。
先儒谓世有非常之变,天必豫出非常之人以拟之,吾于是有望矣。
艺祖皇帝最重读书人,天地折缺之馀,正望其整顿,人极倾颠之际,正望其扶持,在天之灵想亦不能忘情也。
子房不能存韩而归汉,孔明不能兴汉而保蜀,君子怜之。
今日之事视二子尤难。
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取讪笑于腐儒俗吏、鄙夫庸人固宜。
程婴、杵臼、乐毅、申包胥果何人哉!
天地间大事决非天地间常人所能办,使常人皆能办大事,天亦不必产英雄矣。
夷狄不可为诸夏之王,古今未有绝正统之时。
使君臣上下同一豺狼蛇豕之心而可立国,秦始皇、隋文帝必不再世而亡矣。
使五帝三王自立之中国而终为戎狄所灭,使君无桀、纣、幽、厉之恶而一废不复兴,少康、宣王、东周蜀汉之事皆不可信矣。
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壮老坚一节,终始持一心,吾独于养吾有望。
某尝有言:「人可回天地之心,天地不能夺人之心。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
论逆顺,不论成败;
万世,不论一生。
志之所在,气亦随之;
气之所在,天地鬼神亦随之」。
养吾益自珍重。
儒者常谈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在我辈人承当,不可使天下后世谓程文之士皆大言无当也。
宗正卿 西汉 · 扬雄
四言诗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四
巍巍帝尧,钦亲九族。
经哲宗伯,礼有攸训,属有攸籍。
各有育子,代以不错。
昔在夏时,少康不恭。
有仍二女,五子家降
晋献悖统,宋宣乱序。
齐桓不胤,而忘其绪。
周讥戎女,鲁喜子同。
高作秦祟,而扶苏被凶。
宗庙荒墟,魂灵靡附。
伯臣司宗,敢告执主(《初学记》十二、《古文苑》。)
秦桧降爵易谥敕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八、《山房集》卷二、《宋四六选》卷四
诛奸雄于既往,罚虽逭于生前;
申劝戒于将来,罪难逃于身后。
盖人心之积愤,岂天网之终疏?
九变而赏罚可言,虽阅时之已久;
百世之子孙莫改,庶清议之犹存。
具官秦某在靖康间,为中执法
方军前之抗议,其言几类于程婴
及塞上之还归,此节何如于苏武
惟我高庙,过夏少康,排众论而授宰衡,如中流之遇维楫。
谓其间关万里,或能为国报仇。
岂期首尾两端,反欲与寇为地。
既潜交于境外,卒堕敌之术中。
兵于五材,谁能去之,首弛边疆之备;
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忍忘君父之仇?
洎奸计之弗行,幸国威之再振。
群后以师毕会,三将之捷日闻。
黄河以南,已闻尽为晋土;
鸿沟未割,何患不归太公?
乃复贪天之功,亟为削地之策。
密布私党,阴遣誓书。
造飞谤以剪爪牙,忠臣为之解体;
还降王而就菹醢,行路至今兴哀。
神州自此陆沉,外侮因之坐大。
一日纵敌,遂贻数世之忧;
百年为墟,谁任诸人之责?
朕遹追累圣之遗训,褒表上流之故侯。
悯其洒泣以从戎,至于脱帻而就死。
为之封菁茅而崇血食,庶几激义槩而鼓芳风。
道济之见收,罪成汝手;
使武安而尚在,戮及其身。
况士气久郁而未张,公论追尤而弗置。
虽保首领以入地下,奈何怨毒之于人深。
昔晋幸免于贾充礼官请为改谥;
唐逋诛于林甫,天下快其削官。
其追极品之殊荣,更夺易名之美谥。
以昭宿恶,以激懦夫。
噫!
鼠以近器而犹忌投,岂不念渡江之旧?
谁兴厉阶而今为梗,其少伸误国之刑。
盖获戾于在天祖宗之灵,故假手于今日论议之及。
尚复漏泉之泽,勿忘结草之图。
陈伯澡问书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北溪大全集》卷四二
问《书序》。
《序》乃先秦之儒,孔门之后,不可的知其谁何,决非孔子作明矣。
如《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乃武王康叔告戒之词,而《序》以为成王,可见其误。
问:《舜典》以下《春秋传》引曰《夏书》,而今云《虞书》,乃孔子定者,何在?
夫子定《夏书》为《虞》者,以其皆舜时事。
问:古人教人,必先以乐,是何意?
古人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自幼年已学乐,至成德时,必成于乐。
今此学废已久。
视乐为贱艺,见此等话自诧异。
问:「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文公《传》以水尅火,以火尅金,以金尅木,以木尅土,而生五谷。
或相制,以泄其过,或相助,以补其不足。
是如何?
逐件言之,在水克火,则燎者沃之,锻者淬之。
火克金,则硬者柔之,软者刚之。
金克木,则节者削之,偏者直之
木克土,则高者平之,低者填之。
土克水,则穴以渗之,堤以潴之。
此相制以泄其过,相助以补其不足也。
又一套言之,则以水制火,乃不至焚燎而可锻金;
金成器,则斲木为耒耜,然后可以治土而播种焉。
此五行相克,以生五谷也。
至若木乾则火炽,火炽则灶土热,土热则鼎金焦,金焦则水沸,然后可烹饪以食焉。
此又五行相生以熟五谷也。
问「昏迷不恭,侮慢自贤」。
「昏迷不恭」,言处己处;
「侮慢自贤」,言待人处。
二句相对,惟昏迷不恭故反道,惟侮慢自贤故败德,民弃去不与保邦。
亦与「天降之咎」句意相对。
问:「刚而塞,彊而义」。
刚、彊二字,不知何训?
刚者劲而不屈,彊者壮而有力。
刚而弗实,则屈于物欲矣;
彊而弗义,则为血气之勇矣。
问:「九德」有与教胄子之目同,其意同否?
上九字以性质之美言,下九字以学力言。
所以成是德者,前命夔教胄子有与此同其目者,彼因其性质之美,而辅翼以成之;
此则以其德之已成者言之也。
问: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只是作绘,与绣何预?
青黄赤白黑,性曰采,施曰色。
衣皆玄,裳皆纁。
所象十二章,或绘于衣,或绣于裳,皆杂用五采本性,而施之为五色也。
问:《五子之歌》,五子,仲康、少康是其二也?
少康,乃相之后缗逃有仍而生,去太康时已远,非可以为太康之弟也。
问:五章,每人各作一章,或云只是篇次。
五章各出于五人,而词意相次,从轻至重,浑如一人之手。
见其同心一体,忧国之深也。
问:东坡、少颖、东莱「三失」之说,孰是?
苏氏「三失」之说虽明,然篇中无失天命之意,未敢信其为必然。
看来林说为长,失而至于三,则彰著已甚,民怨必丛至矣。
人君弭怨之道,岂在于已明而后图之?
当图于未有纤毫形见之初,则可以绝怨之根矣。
此三句自然相应,可详之。
三田渡 清 · 姜再恒
 出处:立斋先生遗稿卷之二
南汉城头一叹息,三田渡口再叹息。
叹息叹息何叹息,叹息崇祯之丁丑
丁丑年间国事何岌岌,胡骑长驱入我国。
入我国三日,疾驰二千里。
据我汉阳城,食我三江畤。
至尊驰马入南汉,百官跣足走荆棘。
胡人纵兵来攻城,云梯冲车动山岳。
三军苦战力已竭,四方援兵皆溃散。
已而江都破,都副检察捧头乘舟鸟兽窜。
事至无奈何,于是倡和议。
初言和再言降,青衣出世子质。
我人哭胡人歌,碑文作碑文书。
立之汉江江上头,文法奇壮笔法如。
行人过者指而言,云是汗之胜战碑。
胜战碑下江水流,千载万载波声悲。
至今皮币走蓟门,畏天诚心靡不至。
当时谋国果何人,千里畏人岂谓智。
前既寡谋后不戒,子孙万世遗深耻。
少康一旅众,秦穆三败馀。
句践甲盾五千人,燕昭败亡初。
皆能有志能复雠,靡明蠡毅真贤士。
我闻当时人有谚,崔大夫郑大夫刺。
一笑一刺何所为,谋国不以笑刺致。
我愿君王恢大志,任贤使能行德政。
率我欢欣鼓舞民,应彼中原遗黎者壶酱迎。
扫荡胡虏无遗类,漠南漠北皆清净。
然后取此碑,投之沧海风涛浩渺中。
乃作武宫告成事,用洗神人幽愤岂不鸿。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五十三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窦氏。
夏后相遭有穷氏之难,其妃方娠,逃出自窦,而生少康,其后氏焉(《广韵》五十候,《通鉴注·汉纪》五)
光武 西晋 · 皇甫谧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一
玄晏先生曰:「《左氏春秋》称夏少康之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
若汉之再命,世祖不阶成旅之功,平暴反正,遂建中兴,与夏同美矣(《御览》九十)
太极东堂夏少康汉高祖 曹魏 · 钟会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五
甘露元年二月丙辰,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侍中荀顗、尚书崔赞、袁亮、钟毓,给事中中书令虞松等并讲述礼典,遂言帝王优劣之差。
帝慕少康,因问顗等曰:「有夏既衰,后相殄灭。
少康收集夏众,复禹之绩。
高祖拔起陇亩,驱帅豪俊,芟夷秦项,包举寓内。
斯二主,可谓殊才异略,命世大贤者也。
考其功德,谁宜为先」?
顗等对曰:「夫天下重器,王者天授,圣德应期,然后能受命创业。
至于阶缘前绪,兴复旧绩,造之与因,难易不同,少康功德虽美,犹为中兴之君,与世祖同流可也。
至如高祖,臣等以为优」。
帝曰:「自古帝王功德,言行互有高下,未必创业者皆优,绍继者咸劣也。
汤、武、高祖,虽俱受命,贤圣之分,所觉悬殊。
少康殷宗,中兴之美;
夏启周成,守文之盛,论德较实,方诸汉祖,吾见其优,未闻其劣。
顾所遇之时殊,故所名之功异耳。
少康生于灭亡之后,降为诸侯之隶,崎岖逃难,仅以身免,能布其德,而兆其谋,卒灭过戈,克复禹绩(《御览》作「复禹之绩」。)
配天,不失旧物,非至德弘仁,岂济斯勋?
汉祖因土崩之势,杖一时之权,专任智力,以功业,行事动静,多违圣检。
为人子则数危其亲,为人君则囚系贤相,为人父则不能卫子。
身没之后,社稷几倾,若与少康易时而处,或未能复大禹之绩也。
推此言之,宜高而下汉祖矣,诸卿具论详之」。
翌日丁巳,讲业既毕,顗、亮等议曰:「三代建国,列土而治,当其衰弊,无土崩之势,可怀以德,难屈以力。
逮至战国,强弱相兼,去道德而任智力,故秦之弊,可以力争。
少康布德,仁者之英也;
高祖任力,智者之俊也。
仁智不同,二帝殊矣。
诗书述殷中宗、高宗,皆列大雅。
少康功美,过于二宗,其为《大雅》明矣。
少康为优,宜如诏旨」。
赞、毓、等议曰:「少康虽积德累仁,然上承大禹遗泽余庆,内有虞、仍之援,外有靡、艾之助,寒浞谗慝,不德于民;
浇、𤡬无亲,外内弃之。
以此有国,盖有所因,至于汉祖,起自布衣,率乌合之士,以成帝者之业。
论德则少康优,课功则高祖多,语资则少康易,校时则高祖难」。
曰:「诸卿论少康因资,高祖创造,诚有之矣。
然未知三代之世,任德济勋,如彼之难;
秦项之际,任力成功,如此之易。
且太上立德,其次立功。
汉祖功高,未若少康盛德之茂也。
且夫仁者必有勇,诛暴必用武,少康武烈之威,岂必降于汉祖哉?
但夏书沦亡,旧文残缺,故勋美阙而罔载。
唯有伍员,粗述大略,其言复之绩,不失旧物。
祖述圣业,旧章不愆,自非大雅兼才,孰能与于此?
向令坟、典具存,行事详备,亦岂有异同之论哉」?
于是群臣咸悦服。
中书令松进曰:「少康之事,去世久远,其文昧如是。
以自古及今,议论之士,莫有言者,德美隐而不宣,陛下既垂心远鉴,考详古昔,又发德音,赞明少康之美,使显于千载之上,宜录以成篇,永垂于后」。
曰:「吾学不博,所闻浅狭,惧于所论,未获其宜。
纵有可采,亿则屡中,又不足贵,无乃致笑后贤,彰吾暗昧乎」?
于是侍郎钟会,退论次焉(《魏志·高贵乡公纪》注引《魏氏春秋》,又见《艺文类聚》十二,《御览》八十二,四百四五十)
续汉书光武纪论 西晋 · 司马彪
 出处:全晋文卷十六
昔羿浞篡夏数十年,少康生为仍牧正,能修德复夏,厥勋大矣。
然尚有旅田及靡有鬲内外之助。
至于光武,承王莽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凭焉。
发迹于昆阳,以数千屠百万,非胆智之主,孰能堪之。
讨贼平乱,克复炎汉,号称中兴者,无以加之矣。
中国既定,柔远以德。
爱慎人命,下及徭役。
武功既备,抗文德,修经术,勋绩宏矣(《御览》九十)
代谢郊祀加食邑三百户 宋 · 仲并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三八、《浮山集》卷五
蒇礼对天,曾豆笾之莫预;
疏恩加地,尚簪履之弗遗。
讵获恳辞,肆闻成命中谢。)
伏念臣壮心彫落,多病侵陵。
归故国之丘园,稍休暮景;
奉真祠之香火,仰酬大恩。
属三岁之亲祠,蒐多仪之久废。
天地昭格,祖宗宴娱。
望极圜丘,想灵斿之来下;
恩沾衡宇,仰睿泽之旁流。
久矣投閒,恍焉拜命。
虽附剧于鳌抃,初莫效于骏奔。
方业茂少康,不失配天之旧;
顾功惭仲叔,猥蒙与邑之多。
固避无从,祗承有腼。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受天全付,跻世大安。
孝允格于神明,诚克参于高厚。
卜年卜世,符三代有道之长;
飨帝飨亲,嘉四海以职来祭。
景贶于至日,敷庞禧于普天。
诞锡纶音,增加井赋。
既欣逢于盛世,又窃冒于殊恩。
歌诗十九章,莫述无前之迹;
邑人三百户,终怀非据之忧。
沟壑未填,涓埃是效。
劝进表 西晋 · 刘琨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三十七
建兴五年三月癸未朔十八日辛丑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河北并冀幽三州诸军事、领护军匈奴中郎将司空并州刺史、广武侯臣琨,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州诸军事抚军大将军冀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臣磾,顿首死罪上书。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
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其身以奉之;
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
社稷时难,则戚藩定其倾;
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
所以弘振遐风,式固万世,三五以降,靡不由之。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伏惟高祖宣皇帝肇基景命,世祖武皇帝遂造区夏,三叶重光,四圣继轨,惠泽侔于有虞,卜年过于周氏。
自元康以来,艰祸繁兴,永嘉之际,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
先后之德,宗庙之灵,皇帝嗣建,旧物克甄,诞授钦明,服膺聪哲,玉质幼彰,金声夙振,冢宰摄其纲,百辟辅其治,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不图天不悔祸,大灾荐臻,国未忘难,寇害寻兴。
逆胡刘曜,纵逸西都,敢肆犬羊,凌虐天邑。
臣等奉表使还,仍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主上幽劫,复沈虏庭,神器流离,再辱荒逆。
臣每览史籍,观之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况臣等荷宠三世,位厕鼎司,承问震惶,精爽飞越,且悲且惋,五情无主,举哀朔垂,上下泣血。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未改,历数有归,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齐有无知之祸,而小白为五伯之长;
晋有骊姬之难,而重耳主诸候之盟。
社稷靡安,必将有以扶其危;
黔首几绝,必将有以继其绪。
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应命代之期,绍千载之运。
夫符瑞之表,天人有徵,中兴之兆,图谶垂典。
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虽有之遘夷羿宗姬之离犬戎,蔑以过之。
陛下抚宁江左,奄有旧吴,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肃宇内。
纯化既敷,则率土宅心;
义风既畅,则遐方企踵。
百揆时叙于上,四门穆穆于下。
少康之隆,夏训以为美谈;
宣王之兴,周诗以为休咏。
况茂勋格于皇天,清辉光于四海,苍生颙然,莫不欣戴。
声教所加,愿为臣妾者哉!
宣皇之胤,惟有陛下,亿兆攸归,曾无与二。
天祚大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陛下而谁?
是以迩无异言,远无异望,讴歌者无不吟咏徽猷,狱讼者无不思于圣德,天地之际既交,华裔之情允洽。
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徵者,盖有百数
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而同辞者,动以万计。
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以上尊号。
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狭巢由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
上以慰宗庙乃顾之怀,下以释普天倾首之望。
则所谓生繁华于枯荑,育丰肌于朽骨,神人获安,无不幸甚。
臣琨臣磾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闻尊位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
虚之一日,则尊位以殆;
旷之浃辰,则万机以乱。
方今钟百王之季,当阳九之会,狡寇窥窬,伺国瑕隙,齐人波荡,无所系心,安可以废而不恤哉!
陛下虽欲逡巡,其若宗庙何,其若百姓何
惠公虏秦,晋国震骇,吕郤之谋,欲立子圉。
外以绝敌人之志,内以固阖境之情,故曰丧君有君,群臣辑穆,好我者劝,恶我者惧。
前事之不忘,后代之元龟也。
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睹人神开泰之路。
是以陈其乃诚,布之执事
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阙庭,共观盛礼踊跃之怀,南望罔极。
谨上
臣琨谨遣兼左长史右司马温峤主簿臣辟闾训,臣磾遣散骑常侍征虏将军清河太守、领右长史、高平亭侯臣荣劭,轻车将军关内侯臣郭穆奉表。
臣琨臣磾等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庾稚恭石虎 东晋 · 庾阐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八
石勒因衅,剪覆旧京,穷凶极逆,伪号累祀。
百姓受灰没之酷,王室有离之哀。
不有少康之隆,孰能祀夏;
不有宣王之兴,谁克旧物。
羯帅石虎,僭袭凶业,负恃其众,陆梁河朔
每念忠顺之士,怀仁抱义,含胆饮血,离其祸酷!
心存倒戈,而力不能奋。
今遣使持节荆州刺史都亭侯,高旗连云,组练映日。
孙吴之筹,按尚甫之略。
莫不张胆咀铁,人思自奋。
以此众战,其犹烈火之燔秋蓬,衡飙之埽落叶也(《艺文类聚》五十八)
上书请举贤才 东晋 · 虞预
 出处:全晋文 卷八十二
大晋受命,于今五十馀载。
自元康以来,王德始阙,戎翟及于中国,宗庙焚为灰烬,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自天地开辟,书籍所载,大乱之极未有若兹者也。
陛下以圣德先觉,超然远鉴,作镇东南,声教遐被,上天眷顾,人神赞谋,虽云中兴,其实受命,少康、宣王诚未足喻。
然《南风》之歌可著,而陵迟之俗未改者,何也?
臣愚谓为国之要在于得才,得才之术在于抽引
苟其可用,雠贱必举。
高宗、文王思佐发梦,拔岩徒以为相,载钓老而师之。
下至列国,亦有斯事,故燕重郭隗而三士竞至,魏式干木而秦兵退舍。
今天下虽弊,人士虽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世不乏骥,求则可致。
而束帛未贲于丘园,蒲轮顿毂而不驾,所以大化不洽而雍熙有阙者也(《晋书·虞预传》。太兴二年,大旱,诏求谠言直谏之士,上书谏曰云云。)
上疏请讨石虎李期 前凉 · 张骏
 出处:全晋文
东西隔塞,逾历年载,夙承圣德,心系本朝。
而江吴寂蔑,馀波莫及,虽肆力修途,同盟靡恤。
奉诏之日,悲喜交并。
天恩光被,褒崇辉渥,即以臣为大将军都督陕西秦雍凉州诸军事
休宠振赫,万里怀戴,嘉命显至,衔感屏营。
伏惟陛下天挺岐嶷,堂构晋室,遭家不造,播幸吴楚,宗庙有《离》之哀,园陵有殄废之痛,普天咨嗟,含气悲伤。
臣专命一方,职在斧钺,遐域僻陋,势极秦陇
勒雄既死,人怀反正,谓石虎、李期之命,曾不崇朝,而皆篡继凶逆,鸱目有年。
东西辽旷,声援不接,遂使桃虫鼓翼,四夷諠𲂊,向义之徒,更思背诞,铅刀有干将之志,萤烛希日月之光。
是以臣前章恳切,欲齐力时讨。
而陛下雍容江表,坐观示禺败,怀目前之安,替四祖之业,驰檄布告,徒设空文。
臣所以宵吟荒漠,痛心长路者也。
且兆庶离主,渐冉经世,先老消落,后生靡识,忠良受枭悬之罚,群凶贪纵横之利,怀君恋故,日月告流。
虽时有尚义之士,畏逼首领,哀叹穷庐。
臣闻少康中兴,由于一旅,光武嗣汉,众不满百,祀夏配天,不失旧物,况以荆阳剽悍,臣州突骑,吞噬遗羯,在于掌握哉!
愿陛下敷弘臣虑,永念先绩,敕司空鉴、征西亮等泛舟江沔,使首尾俱至也(《晋书·张骏传》,又《十六国春秋》七十二。)
朝散大夫主管华州云台观曾公墓志铭嘉定十五年十一月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后乐集》卷一八、道光《琴川三志补记续》卷四、《海虞文徵》卷二○、《虞邑遗文录》补卷二
昔余伯姊归使君时,余年未弱冠,间接论议风裁,即雅重君,知为承家器也。
自有连五十年,亲交之义贯初终犹一日。
余与世疏亢,晚乃叨预大政。
而君独怃然平进于仕,凡趋尚之诣理,矩度之范俗,盖于是益知之。
嘉定壬午八月十有七日,以祠官殁于苏之常熟,君寓里也。
讣报,余为之恸。
将以是年仲冬庚申举窆事于吴南宫乡香山之原其大父考妣之陇,前葬,诸甥列泣请余铭君墓。
余其何辞?
君讳耆年,字寿翁,故朝散郎、权知高邮军讳崇之子,故朝请大夫知大宗正丞讳恬之孙,故朝请大夫尚书虞部郎中讳谊之曾孙,而侍中鲁国宣靖公公亮之五世孙也。
曾姓出少康,子分封于鄫,周末国除,去邑为氏。
孔门正传曰点,曰参,皆其的系。
繇汉而降,派别四出,始有居东南者。
施及本朝,宣靖公起自世科,相我仁宗、英宗、神宗,侑清庙,垂太史,而温陵之曾光大矣。
虞部以旧京盛时仕朝廷,位省郎,名称于诸老间。
宗丞受学上蔡龟山二先生,气醇而脉正,以故高邮使君得以嗣子昌吏道,而典刑贻君,滋弗坠也。
绍兴戊辰,君妣令人陆氏感祥梦而君寤生
离襁褓不好弄,所亲惟笔床书卷。
甫数岁,出就外傅,俨如成人。
与其仲弟延年月相策励,期于克绍。
高邮复能力贫,博延儒硕以训启之。
洎长,果联贡礼部,而君为词赋第一,士类到今口之若脍炙。
高邮卒,有遗泽未任。
君雅志科级,至是以门户寄。
而令人复勉之,乃拜命筮仕。
令人家长兴,则调湖州户掾,安远次以求便亲。
迨造官,首务色养,亲欢矣,退而毕力王事,裁以廉直家法,人莫知其为试吏也。
诸台滞讼,职此丛委,君察断无留难,两造靡靡悦服。
当路因交剡以闻。
端明戴尚书溪方主教湖学,经生咸会。
君以馀閒往就劘切,遂莫逆于道艺中。
秩满,授监左藏中门。
才及月,令人大故,居丧毁瘠。
服除,为浙漕籴买官。
君吏考已及,宜以荐脱选,而泊如不为意,其后绍不施而举者交致之。
嘉泰中,改宣教郎
权奸擅国,谓忠献韩公实与宣靖并相先朝,访后人而得君,将寘诸在列。
君笑曰:「非我志也」。
应令注嘉兴县以归。
君三历官,仅皆掾局。
宰为近民,而嘉兴号难治。
乃一以精识强济洗宿蠹,令尽去。
异时牒诉赢数百纸,终君任减什七八。
会岁旱蝗,忧不自宁,履亩阅实以白之郡。
郡艰于蠲租,则力争得请乃已。
蠲数视他邑为倍,民饥以纾。
更化初,羽孽未殄,上犹旰食。
有旨:县令得条利害。
君所言三事举切时病,而其卒篇谓「朝廷和籴昨虽取办嘉禾,今蝗旱之馀,岁且艰食,加以官籴,民将奔迸流徙,害有不可言者」。
疏奏,朝廷韪之,和籴议寝。
受代趋阙,得倅三衢
曩时高邮使君尝丞衢之西安,惠利入人。
至之日,士民知故丞子也,欢迎恐后。
君佐郡有体,郡所罢行平决,不惮大吏,衢人赖之。
荐于上者加多于前,人谓君华近可立取。
君自谂不善于世,愿再领倅贰得升建康
北门体貌严重,为贰者类俯首不可否事。
君曰:「予通守也。
斯民戚休均系焉,胡宁旅进退乎」?
遇事必极言便否。
饷台审计以近制属君,有军吏冒请,算数牴牾,一见知其奸,亟锄治之。
使者用是深器爱君,前后登荐,目不一二。
及是,漕臣真公德秀以耿介端庄、精明峻洁荐宠,抑实录也。
循格当守郡,得权发遣兴化军事。
陛辞,奏曰:「国家赃吏之罚非不申饬,而犯者益众。
伏见州县官吏月请俸廪,州则守倅晷刻不移,县则令丞手自预兑。
若职幕簿尉而下,长官多未之察,其无故不支,动累月或期年,为禄而仕者何以养廉?
虽吏之廉贪本不由此,要在我待之尽,则犯者可以重寘之宪。
夫冰蘖其操者,世复几人?
惟禄足以衣食之,则苟有知者,忍蹈不义乎」。
是虽非惊时竦俗之论,恐或可上裨戒敕,下倡廉洁也。
在莆涉再岁,扶善去恶,行之愈不疑。
禁兵单弱,给使官吏外,凡寓公举人旧乃悉许占借。
君曰:「边师未班,朝家縻以养兵,而州郡之备乃尔,其可乎」?
即以渐抽还,俾复行伍,非大风雨,按阅日不辍,军容为振,而寓公交怨矣。
俄以言者去,君喜于归,道逢佳山水,必登眺把酒,兴尽乃行。
还家,手葺三径,自号「爱闲老人」,朋亲相乐,应接忘疲。
客去,则奁香束书,燕坐无他营。
首秋偶婴腹疾,而医疗迄不效。
一日,立妻孥曰:「我大期且至,平生无不了事,当行即行」。
旋却药而逝,时奉华州云台祠。
自君寝疾,若知旧,若里巷故老,日扣门问安否,以疾状增损为忧喜。
既没,悲怆聚泣,有以见君感人之素也。
享年七十有五,积阶朝散大夫,服五品。
娶某,先公太师郑国公之长息女,封宜人
二子邲、邴,各预漕荐。
二女,适故职郎元圭,继适朝奉大夫、大理少卿盖铸,先八年卒。
孙男文子、文孟,孙女尚幼。
君内禀外蹈,不沦其天,繇闺门以达官政,故能明备肃括,识者指为家学中来。
顾亦略用所长,而惜未大其施也。
其馀力文词,不为诡异而合雅正,尤耽结字,超悟二欧楷法,至于篆龙,几若神画,散落远迩,在在宝之。
有《爱闲杂藁》若干卷,《爱闲随笔》若干卷,切时之论若干卷藏于家。
君之不朽,其亦在斯乎。
余既诺诸孤请,哀而铭之曰:
祖有攸训,粹传兮。
君仕君处,动弗愆兮。
行无巨细,率其天兮。
未闳尔施,而奄然兮。
余中肠,叹逝川兮。
香山之藏,陇因先兮。
余尚铭之,以永尔千万年兮。
抚军 东晋 · 桓温
 出处:全晋文
此胡肆逆四十馀载,倾覆社稷,毁辱陵庙,遇其可亡之会,实是君子竭诚小人尽力之日也。
江东虽为未丰,方之古人,复为未俭,少康以一旅之众,兴复祖宗,光武奋发,中兴汉室,况以大晋之祚,树德长久,兼百越沃野之资,据江汉山海之利,盐铁宝帛之饶,角竿羽毛之用,收英贤之略,尽兵民之力,贼之强也,犹复遵养时晦,及其毙也,不齐力扫灭,则大贼何由而自平,大耻焉得而自雪,临纸惆怅,慨叹盈怀(《艺文类聚》五十九)
石虎檄文建元元年七月 东晋 · 晋康帝
 出处:全晋文卷十
石勒困衅,前覆旧京,穷凶极逆,伪号累祀。
百姓受灰没之酷,王室有离之哀,不为少康之隆,孰能祀
不有宣王之兴,谁克旧物?
羯帅石虎,僭袭凶叶,负恃其众,陆梁河朔
每念頫口之士,怀仁抱义,食胆饮血,罹其祸酷,心存倒悬,而力不能奋。
今遣使持节荆州剌史、亭都侯翼,高旗连云,组练映日,运孙吴之筹,按尚父之略,莫不张胆咀铁,人思自奋。
以此从战,其犹烈火之燔秋蓬,衡飙之埽落叶也(《十六国春秋》十六)